• 2022-05
  • 24
大数据企业常涉之“三宗罪”——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研究(三)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800亿元,2018年突破6000亿元,2019年预计达到8080亿元,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商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800亿元,2018年突破6000亿元,2019年预计达到8080亿元,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商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虚拟数字世界似乎无边无际,但数据生产者、使用者、管理者的行为却有其边界。如果不能把握好方向和尺度,就很可能在这场闯荡数字瀚海的远航中被卷入违法甚至犯罪的漩涡。分析近两年大数据企业涉刑情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类”和“拒不履行网络监管义务”成为了呈现出行业特点的常见和代表罪名,可谓大数据企业常见的“三宗罪”。例如去年下半年某信用卡公司被杭州全面调查,公司数十人面临刑事追诉;拉卡拉旗下的考拉征信被江苏淮安警方调查,数十名公司领导和员工被采取强制措施,均是“三宗罪”的典型。

本文针对大数据企业常见的“三宗罪”进行分析、解读,供大家参考。

一 、三宗罪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我国基于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13年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6年出台《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公民个人信息形成了以知情同意为基本原则的私权利保护进路。在私权思维和占有观念的指导下,大数据公司容易招致的与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责任,通常在于获取个人信息数据方式不合法,使用数据未取得信息主体的充分授权,或对外提供个人信息数据违法等情形。轻则涉及民事侵权、行政违法,重则触及刑事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就是大数据应用中侵犯私权利导致入罪的代表性罪名。

《网络安全法》、《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获取(“进口”)和对外提供(“出口”)两个方面。

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信息根据敏感程度分为三类:高度敏感信息、一般敏感信息和普通信息。

1.高度敏感信息:包括“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这些信息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直接相关。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此类高度敏感信息50条以上(含),即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一般敏感信息:包括“住宿信息、通讯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对于此类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0条以上的,即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3.普通信息:除了前述两种信息之外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00条以上的,也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image.png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没有条数限制,并且不需要明知对方将信息用于犯罪行为。意即:如果非法出售或者对外提供公民行踪轨迹,被用于犯罪的,哪怕对犯罪行为并不知情,也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行踪轨迹”,因为行踪轨迹对公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有显著影响,高度敏感,故此法律对其采取了特别保护。第二个关键词是“非法”出售或提供,如果是合法提供,则无犯罪之虞。第三个是被他人“用于犯罪”,如果他人是用于合法行为,则不存在本条司法解释的适用空间。

此外,如果明知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而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即便不是敏感个人信息,也可能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被认定为具体犯罪的帮助犯。

当然,如果大数据公司不明知下游客户会将个人信息用于犯罪,且公司也已采取了必要的合规风控措施,则下游客户因为滥用这些信息而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除去非法提供公民行踪轨迹的特殊情形,大数据公司对外提供数据的行为也不应当被认定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据央视网报道,去年11月下旬,江苏淮安警方依法打击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亿多条,包括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证返照查询9800多万次,获利3800万元。警方将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销售、技术等20余名涉案人员抓获。使其成为大数据业务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遭到刑事追诉的典型案例。

二 、“三宗罪”之非法获取信息数据类犯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及二百八十六条集中规定了此类罪名,即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二百八十五条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六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image.png

在不法使用网络爬虫技术的行为中,集中体现出了此类犯罪“类型化”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从数据抓取的“非法”层面来看,抓取对象的非法可能导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获得数据的手段行为上看,抓取时空环境的非法和抓取过程破坏网络运行安全的非法可能导向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从数据抓取的后续行为上看,缓存和发行特定类型的数据可能涉及侵犯著作权类犯罪;销售和供他人使用特定类型的数据则可能导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披露和公布特定类型的数据可能导向侵犯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类型的犯罪。而后续行为如果具有刑事违法性,就可能反向“污染”利用爬虫技术获取数据这个行为本身,继而令使用爬虫的企业沾染刑事风险。

某信用卡公司涉嫌的即是此类犯罪。2019年10月21日,这家信用卡公司遭到杭州警方调查。据公开信息,很可能与旗下业务“信用卡管家”利用爬虫技术非法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有关,此即前述由于抓取对象非法带来的刑事违法性。

同时据警方调查,很多大数据公司非法获取的个人隐私数据被提供给“套路贷”平台用于暴力催收,此即前述后续非法使用行为带来的刑事违法性。尤其扫黑除恶的大环境,客观上加剧了此类刑事风险的到来,催化了被列入犯罪调查对象的速度。

不过,提供的数据是否界定为“被下家滥用”,以及下家滥用数据的行为是否就必然说明数据提供商构成犯罪,存在一定争议,需要根据案件事实具体分析。

三 、“三宗罪”之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中【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image.png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来源必须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颁行;而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义务来源必须是法律或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而国家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以及其他规定,都不能成为该罪名规定的义务来源。

其次是本罪是行政前置的犯罪,必须先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才能以犯罪论处。未经行政监管部门指令之前,不能因涉嫌犯罪而被立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

再次,可能涉嫌本罪的主体应当是监管部门责令做出改正措施的的主体,即行政命令直接指向的主体,不宜扩大理解。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就应当作出区分。因为子公司和母公司均为独立法人,对母公司或子公司中一家的行政处罚结果,并不及于其他公司。而如果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则有一定争议。因为分公司并非独立法人,只是在所在地有单独的营业执照而已。有人认为,对总公司的行政命令,效力应当及于所有分公司,而对分公司的一家实施的行政处罚,也可以及于总公司以及其他分公司。因为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相较母、子公司而言,在管理上要紧密很多,对其中一家公司的行政处罚,同一个公司的其他分公司应当引以为戒。但笔者认为,根据刑法的谦抑性,不宜扩大解释,即便是对管理关系较为紧密的总、分公司,也应当以行政处罚针对的直接对象作为义务主体,不应随意扩大。

最后,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此罪名。在该法条中,做了具体列举和概括列举。

上述三类罪名,均可由单位构成,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当下,数据与信息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关键要素,控制数据已经成为获得市场优势的新型“杀手锏”。而大数据市场连接着消费者、企业、政府或者说连接着公民、市场主体和社会。三方主体的利益与平衡,又需要网络安全、私权保护和竞争法等多重领域的配套法律供给。刑事法律作为大数据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失灵时的最后手段,承担着坚守底线、划清标线的重大使命。但当下刑事法律规制大数据市场却仍面临着外层缺少其他部门法支撑,内层法理所以然与法条所然接洽融合不充分的双重理论和实践困难。“数字中国”在摸索中前进,既表现在市场主体的大胆开拓中,也表现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积极探索中。宏观上看二者相互促进又互相挑战。但就微观层面,任何一家大数据企业或从业者个人,在面对严厉却尚未完全成熟的大数据领域刑事司法时,无疑都是弱势的。充分认识大数据行业刑事法律风险,注意可能面临的“三宗罪”,紧跟国家刑事立法、司法工作的进步脚步,重视企业刑事合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靖霖刑事律师机构企业家刑事风险研究与防范部 主任  宋雷昌;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刘笛


相关律师介绍
相关案例更多 
孙某某被判走私废物罪案
  • 孙某某被判走私废物罪案
  • 【案件概况】孙某某系上海森某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以下简称“森某公司”),2017年6月-8月间,孙某某明知张某某、奕某某不具备相应环评资质,仍分别与两人商定,由张某某、奕某某负责揽货,孙某某负责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及办理进口入境手续,将废塑料以集装箱形式入境,完成通关手续后运送至森某公司仓库存放,再转运销售牟利。双方以上述方式共从日本进口十余票累计400余吨废塑料。2018年11月5日,孙某某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被抓获归案。
2022-05-30
了解更多 
王某被判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
  • 王某被判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
  • 【案件概况】王某原系某公安机关民警,2015年-2017年间,王某在明知唐某等人从事非法高利贷活动的情况下,长期与唐某等人密切来往,并为唐某等人查询借款人信息、在办理涉及唐某的案件中为其提供便利。 2019年6月,王某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某区检察机关以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向某区法院提起公诉。
2022-05-30
了解更多 
唐某被判诈骗罪案
  • 唐某被判诈骗罪案
  • 【案件概况】2018年10月,唐某在为被害人尤某(外国籍)代办申请注册新的培训机构及申请教育许可服务的过程中,明知学习保障金应该在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后才需要缴纳的前提下,在未进行新培训机构注册、未进行教育许可申请的情况下,虚构办理教育培训许可证需要缴纳押金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人民币10万元,后上述款项均被其个人消费。2019年11月,唐某被上海市某区公安机关抓获。
2022-05-30
了解更多 
陈某涉嫌伪证罪案
  • 陈某涉嫌伪证罪案
  • 【案件概况】2015年12月,陈某经薛某居间介绍向沈某某借款。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间,沈某某先后通过银行转账向陈某转款共计548万元,陈某将其中153万元用于偿还其与蔡某、张某间的债务。2019年3月,陈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在公安机关所作的证言中称,沈某某通过银行转账借给其的款项中有233万元(包括上述153万元)系故意制造的虚假流水,转账后即被沈某某拿回,而后沈某某提起的民事诉讼依然将上述款项认定为借款并提起诉讼,涉嫌诈骗。2019年5月,沈某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陈某有虚假陈述的嫌疑。2019年7月,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2022-05-30
了解更多 
薛某某被判保险诈骗案2020【034】
  • 薛某某被判保险诈骗案2020【034】
  • 【案件概况】被告人陆某某于2011年成立上海xx公司,从事交通事故人伤残理赔代理业务,并招聘同案宋某某等人作为公司员工,分别负责行政事务、整理材料、招揽客户对接保险公司,联系鉴定人等工作。而后通过xx司法鉴定中心薛某某、张某某出具虚高伤残鉴定报告,并由陆某某安排xx律师事务所张某使用该鉴定报告及相关材料诉至法院,进行调解起诉,进而骗取保险公司支付虚高伤残等级的赔付款。
2022-05-29
了解更多 
张某某被判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2020【204】
  • 张某某被判诈骗、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2020【204】
  • 【案件概况】2017年2月,被告人虞某某成立某某公司,并招聘同案其他被告人分别担任项目、技术、财务、催收等部门负责人工作,共同研发现金贷APP“xx钱包”,于2017年3月正式上线对外放贷……违规抓取信息合计2.3亿余条。为催回预期款项,被告人虞某某在委托催收公司同时,额外成立xx催收公司专门负责催收业务。根据逾期长短,通过贷后系统向催收公司逐步开放抓取的借款人通讯录。催收公司的催收员采取电话滋扰、辱骂、威胁、短信轰炸及发送PS侮辱性图片等软暴力催收手段,对借款人及亲友进行催收。
2022-05-29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更多 
时空·行为·后果 —— 对重大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三要素的思考
  • 时空·行为·后果 —— 对重大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三要素的思考
  • 本文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三要素出发,分析此罪对时空、行为、后果的本质要求,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2022-07-25
了解更多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五): 美国法中窃取商业秘密罪的特殊要件
  •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五): 美国法中窃取商业秘密罪的特殊要件
  • 本文将具体分析美国法对“涉案商业秘密与州际贸易或外国商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关”这一要件。
2022-07-18
了解更多 
徐宗新、陈沛文:网络犯罪辩护的内功心法 —— 读《网络刑法原理》有感
  • 徐宗新、陈沛文:网络犯罪辩护的内功心法 —— 读《网络刑法原理》有感
  • 《网络刑法原理》充分结合了刑法理论与实践,立足于网络犯罪的特性,深度剖析了网络刑法的理解与适用。对于网络犯罪的刑事辩护实务具有较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值得深入阅读与学习。
2022-07-14
了解更多 
徐宗新、洪凌啸:大辩护与小辩护 —— 读赵运恒大律师新著《大辩护》有感
  • 徐宗新、洪凌啸:大辩护与小辩护 —— 读赵运恒大律师新著《大辩护》有感
  • 《大辩护,我和我的刑辩故事》是一本刑辩工作指导书,又是一本经典案例集,还是一场精彩故事会,读起来津津有味,让我们深受启发,奉上一篇读后感。
2022-07-14
了解更多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四): 美国法对窃取商业秘密罪心理要件的认定
  •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四): 美国法对窃取商业秘密罪心理要件的认定
  • 在《出海企业刑事合规(一):美国法中的“窃取商业秘密罪”——立法简介》中,笔者结合海能达案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美国法对商业秘密保护和“窃取商业秘密罪”的相关立法,总结出“窃取商业秘密罪”的核心要件(element of an offense),本文将具体分析美国法如何认定窃取商业秘密罪的心理要件,即“行为人蓄意或明知”。
2022-07-11
了解更多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三):美国法对窃取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
  • 出海企业刑事合规(三):美国法对窃取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
  • 窃取商业秘密罪的第一类行为包括窃取、诈骗、藏匿等,该类行为本身便具有明显的不法特征,因此对于此类行为的认定重点在于客观事实。需要指出,如之前商业秘密的定义中提到,商业秘密的本质是信息,其载体可能是有形的亦可能是无形的。
2022-07-11
了解更多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